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
:::
首頁 >活動明細
異論現代:銘刻時間
場次資料
場次 場地

 


活動簡介
今日我們已熟悉從手錶、手機得知幾點、幾分、甚至幾秒。但時間除了是測定工具上的數字,時間是什麼呢?我們是如何接受了現在的時間觀念與制度?本特展探討現代機械時間下的空間與社會秩序,人們在學習、工作、休息的新規律中,時間成為規範、道德與金錢,形塑出習於現代日常的我們。
活動內容介紹

什麼樣的觀念、知識或建設發展構建了臺灣現代性?臺博館延續2020年〈異論現代:1935年臺灣博覽會〉特展的主軸,以「異論現代」為核心,將現代性視為人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不斷質疑與思索的過程,與觀眾一起反思今日對於「進步」的理解與生命意義的追求。本次〈異論現代:銘刻時間〉特展,同樣以1930年代為背景,延續關於進步的討論,探討現代時間體制下帶來新的生活規律與城市運作,以及不同主體的適應、協商與抵抗。
本特展藉由三個展示單元呈現「時間」意涵的轉變、1930年代機械時間運作下的都市一日運轉及觀念思潮,以及探討時間何以在移植、抵抗、發明、重置中,堆疊出人們的記憶、意識,甚而是形體。

現代時間的鑲嵌
在未透過計時工具認知時間前,人對時間的感知,來自日月星辰與四季變化的觀察,決定生活的規律。日本統治臺灣後,實施標準化時間,伴隨法令、教育、宣導和鐵路營運等措施,逐漸將現代時間鑲嵌在日常生活中。
以鐵路運行為例,需要精準掌握火車在每一時間的位置,尤其鐵路支線增多、班次愈密集時,準時成為必要,且時間單位的切割則更細微。當時的火車站或公共建築等設置時鐘,提醒公眾時間。

布農族祭事曆板

臺北火車站與時鐘

島都24時
以1930年代有「島都」之稱的臺北作為現代時間運轉的主要場景,在現代時間運作之下,形成生活的各種規律,伴隨新的空間秩序、新身份與職業,人們依照規定時間周而復始地上學上班、下課下班。清晨6時,市場的攤商、8時,放送著「收音機體操」、正午12時,上班族的公園文明、13時,工時超長的女車掌、18時,西門町夜生活、21時,咖啡點與女給等,是什麼樣的場景和模樣?本單元透過歷史圖像呈現不同時刻、不同職業、身分者的島都一日運轉。
然而,日臺差異、工作倦怠、消費的虛枉、職場的無奈、人生的困境等問題亦浮現為「摩登」事物。

時間的模樣
在日、週、月、年的時間流轉中,時間時而緩慢時而緊湊。有些時間被凸顯、標記或抹除,時間彷彿一種技術,藉由移植、框架、發明、重置等工具,生產出農民曆、國定假日、活動週、作息表等各種時間的具體模樣,塑造出我們的記憶、意識與身體。
●移植:時間與記憶
農業社會中,人們依據節氣從事生產,並因習俗和祭儀等因素賦予特定時日意義,形成社會集體行動的規律。日本領臺後,帶來新的國家紀念節日,並藉由儀式活動強化國家與紀念意義,新舊節日交織競逐新的記憶與時間節奏。
●抵抗:時間與勞動
1920年代來自基層的勞工、農民和婦女的社會運動,回應國際趨勢,倡議新的節日與勞動權益,訴求勞動、休息與修養的合理時間分配。
●框架:時間與自由
1930年代旅遊機制逐漸成形,臺灣各地轉化為可觀看的景點,包括「理蕃」之後的山林資源。旅遊為「善用餘暇」的國民養成與促進經濟的一環,也是勞工身心修養的時間。但對經歷山林生活領域成為生產資源的原住民族而言,如何看待旅遊視線?

臺灣俯瞰圖(1932年發行)

●發明:時間與意識
時間觀念的形成來自外在資訊與知識的接收,官方指定時間並賦予名目,如時間紀念日、臺灣博物館週等,藉由講演、電影、收音機、運動會等媒介,傳達特定價值與意識,影響社會成員當下的判斷及行為規範。
●重置:時間與身體
重新設定時間,可以改變一個人?
新的時間秩序下,區分出新的社會身份,有違秩序者,必須在特定空間重新設定時間進行改善矯正,例如刑務所、浮浪者收容所規劃有作息表。或者,為了養成產能儲備人力,有目的的編排空間、時間與活動,鍛鍊身心與技術,例如夏季學園的設置。

#我們自由了嗎?
今日我們依然有意無意的生活在各種時間表刻劃的日常,如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般,將速率與效率銘刻在我們身上:「分秒必爭、把握時間」。然而,技術進步並未帶來更多優裕的時間,我們真的從時間中獲得自由了嗎?
 

指導單位 | 文化部
主辦單位 | 國立臺灣博物館

  

 

 

::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