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Homepage主頁 v2018

如何支持

新聞稿 塑膠
3min

本港塑膠棄置量創歷史新高 廢膠回收率3年僅升1.5%

綠色和平促請政府加快落實各類塑膠生產者責任制 推重用系統

作者: 綠色和平

環保署今日(2023年12月22日)公佈2022年度《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》(下稱《報告》),都市固體廢物量雖然微跌2%,但每日塑膠棄置量續升至2369公噸,創有紀錄以來最高,而即棄膠餐具棄置量亦維持高位。綠色和平指出,垃圾徵費及管制即棄膠餐具政策將於下年4月實行,惟兩者宣傳及指引不足,亦沒有定立減廢目標;而餐飲業界或大量轉用非塑膠即棄餐具,將難以回收及實質減廢。綠色和平促請環保署將每年公佈的《報告》,改為每季公佈,及時檢視政策成效;並加快落實各類塑膠的生產者責任制,包括制定重用率及設立基金推動重用借還系統。

 

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指出:「即使被形容為減廢『火車頭』的垃圾徵費在下年實施,但適應期長;而環境局長年花費數以百億元公帑於增加回收設施及興建焚化爐,卻未有效針對持續增長的廢塑膠。政府應加快推行源頭減廢政策,例如塑膠包裝等生產者責任制、重用系統等,定立階段性減量目標及重用率KPI,方為源頭減廢的治本方法。」

 

政府側重成效不彰的回收政策,近三年推出多項塑膠回收措施,例如回收便利點等,惟回收率僅微升約1.5%,數量僅約今年8日塑膠棄置量。生產者責任制,是推動商界及消費者源頭減廢的重要手段,否則垃圾徵費實施後,部分處理廢物的成本及責任,只會由市民埋單。不過,2024年推行的首階段「管制即棄塑膠餐具計劃」、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」等,只著墨回收或管制指定物料,亦忽視推動社區源頭減廢及推廣可重用容器的重要性。

 

以管制即棄膠餐具為例,近三年每日棄置量逾200公噸,惟政府只打算禁膠餐具,以紙、竹等取代膠,亦未有計劃設立重用餐具系統。若餐飲業大規模轉用其他非塑膠即棄餐具,當垃圾徵費實施後,體積較大的外賣餐具垃圾或難以回收,市民變相只能付費處理餐具垃圾的費用。即使未來《報告》中膠餐具棄置量下跌,但紙、竹等餐具垃圾將上升,由於無專項紀錄各項非塑膠餐具垃圾,將更難追溯其變化。

 

垃圾徵費將於下年4月實施,惟不少市民及餐廳未清楚了解適應期的細節,坊間亦憂慮鄉郊會否成為非法棄置的「堆填區」。綠色和平促請環境局盡快公佈詳情,亦不應再延長適應期,令市民混淆。另外,政府應公佈垃圾徵費的減量目標,並每3個月公佈數據,讓公眾檢討政策成效。

 

發展重用系統已成為全球禁用和徵費以外的減廢良方,聯合國《全球塑膠公約》會議亦已提出訂立重用率目標,可見側重廢物回收作為政策的KPI已經過時。綠色和平促請政府投放更多資源支持設立重用系統,包括設立專款基金培育重用系統初創公司,與企業攜手在大型活動及展覽場館推行重用系統;通過各項生產者責任制度(PRS),除回收外,要求並提供誘因予企業採用重用包裝;訂立明確減廢目標及時間表,推動2030年淘汰50%即棄包裝或產品,並轉用重用系統。

 

傳媒聯絡

綠色和平項目主任    譚穎琳

電郵:[email protected]

 

綠色和平媒體與推廣主任    陳妍妍

電郵:[email protected]

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